Rev. Gen. Pl. 304. 1891.
≡Verbesina lavenia L. ≡Verbesina lavenia L. Sp. Pl. 2: 902. 1753.
一年生草本,高0.3-1(-1.2)m。茎直立,通常自上部叉状分枝,下部或中部以下无毛,上部被白色短柔毛。基生叶与茎下部叶花期凋萎,茎中部叶叶柄长0.5-4cm,有狭翅;叶片较大,长圆状或椭圆状卵形,长4-12cm,宽2-5cm,基部宽或狭楔形,边缘具锯齿,先端急尖或钝,两面有稀疏的短柔毛或毛脱落,通常脉上毛较密,茎上部叶渐小,有短柄。头状花序少数,在茎上端排成松散的伞房花序状的聚伞花序;花序梗长0.8-3cm,被灰白色或锈色短柔毛;总苞钟形,长4-5mm,宽6-8mm;总苞片2层,膜质,绿色,狭长椭圆形,先端钝,外层总苞片大部合生,与内层总苞片近等长或略长,背面被白色稀疏的长柔毛;花冠长约2.5mm,下部被粘质腺毛,上部扩大,檐部有5齿,被柔毛。瘦果黑褐色,倒披针形,长约4mm,宽约1mm,先端钝,被腺点;冠毛4条,棒状,长约1mm,基部合生,先端有棕黄色粘质的腺体。花期:8-10月。果期:8-10月。
产地:盐田(陈景方 1340)、葵涌、梅沙尖、梧桐山(深圳考察队 2026)、仙湖植物园(科技部 89247)。生于水边及潮湿地区,海拔50-300m。
分布: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甘肃和西藏。朝鲜半岛、日本、印度、缅甸、泰国、老挝、柬埔寨、越南、菲律宾及澳大利亚。
用途:全草入药,有清热、消炎、解毒、利湿及消肿之效,治感冒和上呼吸道炎,外敷治痈肿、疮疖及蛇咬伤等症。